以虫治虫——异色瓢虫生物防治技术背景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虫害肆虐的时候,很多农业种植户面临着两难境地:用多了农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用少了农药,虫害又影响产量。以虫治虫的绿色技术既不用化学农药又能防虫害。
例如国际上用于防治叶螨的明星天敌产品智利小植绥螨,在上世纪70年代被引进我国。智利小植绥螨以对叶螨捕食能力最强而著称,通常每头智利小植绥螨能捕食叶螨5~30头,一般情况下大棚每平方米3~6只,严重处每平方米20只,可有效防治叶螨。使用智利小植绥螨的农业大棚,叶螨危害程度低,植株健壮,蔬果品相好,不会出现由于药害等导致的畸型果。
与使用化学农药相比,“以虫治虫”的绿色技术能够在生产源头上避免或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使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从而保障作物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综合效益显著。用虫每亩需要投放15万只捕食螨,治虫成本在100块钱左右。这样能保证2个月以内不会有虫害,2个月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放螨。
三、异色瓢虫
【防治对象】各蚜虫、叶蝉、木虱、蚧壳虫、鳞翅目害虫卵【适用投放作物】各类农作物、树木
【包装规格】
瓢虫幼虫5只管装
投放案例:
福建漳平北寮水仙茶基地引进新的捕食螨剑毛帕厉螨防治茶园角胸叶甲、小绿叶蝉等重要害虫:实现地面、地下双重生物防治。
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实施需专人指导完成。